川队全败,定三年计划。

来源:24直播网

“苏超”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常州队在赛场上的表现可谓不尽如人意,一分未得,一球未进,在江苏的队伍中稳坐“十三妹”的宝座。虽然战绩不佳,但“苏超”联赛依旧吸引了大批球迷的目光,赛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热梗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常州队在几轮比赛中接连失利,被网友戏称为从“常州”输到了“川”,这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

尽管赛场上的常州队屡屡失意,但这座城市却借此机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推出极具吸引力的“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到A级景区免门票的优惠政策,再到一系列与网友热梗相结合的创意活动,如“笔画保卫战”、“侏罗计”元素的应用,以及恐龙妹文创周边的推出,甚至街边烧烤店都能成为“苏超”的赞助商。常州巧妙地接住了网友们的热梗,虽然看似在赛场上输了,但实际上在网络热度上却成了最大的赢家。

面对这一现象,常州市政府开始积极行动。6月29日,常州市委常委会召开重要会议,专题研究了《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加强校园足球的普及推广,强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与文旅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一计划为常州足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财经评论员徐浩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球队成绩不理想反映出竞技水平的不足,但球迷的支持热度不减也显示了群众对足球的热爱和参与度较高。他认为,在推动足球发展时,不能只注重竞技成绩,而要充分利用群众基础,将双方结合起来,实现竞技水平与群众参与度的共同提升。常州拥有较强的群众足球基础,为足球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事实上,常州对于足球发展的关注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21年,《常州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就已提出将足球等基础大项布局全市中小学,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并加大足球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常体足球俱乐部也被寄予厚望,探索人才培养和市场运行协同发展的道路。大量引进、吸纳优秀足球专业人才,打造优秀的教练员团队,扩大足球人口。

进入2023年,常州市体育局进一步提出了《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合理布局足球等运动项目产业,加快建设完善足球训练基地等举措被重点提及。同时,常州也积极引进足球等品牌价值高、市场前景广、国际影响力大的重大体育赛事,鼓励社会资本组建足球等职业俱乐部。

尽管常州是江苏的经济重镇,但长期以来缺乏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优秀球员外流、青训体系薄弱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业界普遍认为,如果常州能够借这次发展足球的东风,将校园足球与职业青训体系有效衔接,便有望破解“人才断层”的难题。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生态系统。根据尼尔森数据,中国城市的足球兴趣人口占比高达32%,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足球带来了数量庞大的球迷。如果常州能够通过足球赛事、青训旅游、体育消费等场景激活这一市场,便有望打造“足球+文旅”的新业态。

徐浩平认为,常州可以通过紧扣国家战略,将青少年普及、专业建设、产业融合纳入统一框架的方式来发展足球。例如,通过校园足球覆盖全体学生来快速扩大足球人口基数;通过强化专业队伍与职业俱乐部的合作来为青训球员提供上升通道;通过体育与文旅的融合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良性循环。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常州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基层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正在被全国各地所借鉴和学习。比如盐城市也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7年以“4个100”行动为抓手推动全市足球改革发展的计划。

总的来说,常州在面对足球发展道路上的挑战与机遇时,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其紧扣国家战略、充分利用群众基础、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