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闪电体育的最新报道中,中国足协于7月7日公布了关于球员自荐系统截至6月30日的统计数据。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注册人数超过了2.5万人,有1055条流程启动,而最终303人被纳入了备选库。这样的数据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颇为壮观,但若我们深入分析,却需要保持一份冷静与理性。 从系统的初衷来看,它旨在拓宽足球人才的选拔渠道,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审视其实际效果时,我们却不能不感到有些许的失望。从扩大足球人口的角度来看,虽然注册人数众多,但其中不少人可能只是出于一时的好奇或跟风而注册,并未真正投入到足球的训练与比赛中。我们无法确定真正能够持续踢球、不断提升自己水平的人数比例。如果无法将这种注册的热情转化为实际的参与度,那么足球人口的增长便只能是一种空谈。 在选拔人才方面,采用“大海捞针”的方式效率低下且缺乏针对性。年龄跨度从5岁到47岁,这样的年龄区间过于宽泛,使得选拔工作难以精准进行。例如,5岁的孩童还处于足球的启蒙阶段,而47岁的球员身体机能已经开始衰退。此外,数据显示2011至2013年龄段的球员占比超过69%,如此集中的年龄分布可能导致其他年龄段的人才被忽视。尽管有专家团队进行初筛评估,但在面对如此复杂且没有重点的人员构成时,很难精准地定位并发现那些具有潜力的球员。 因此,足协不应盲目采取这种“撒大网”式的做法。相反,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针对特定的年龄段和特定的技术特点进行选拔。对于青少年球员,可以分年龄段制定详细的选拔标准;对于那些具有突出技术特长的球员,可以设立专门的选拔通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更多有潜力的球员在实战中被发现,也才能实现足球人才选拔机制的真正革新,从而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足协在面对足球人才选拔这一重要任务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目标。只有通过科学、精准的选拔措施,我们才能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球员。希望足协能够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中国足球的腾飞。 |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热门新闻
拜仁慕尼黑VS巴黎圣日耳曼,比赛现揪心瞬间。
图片报:弗林蓬离队,滕哈格给阿图尔第三次机会
世俱杯,多特遭皇马淘汰,科瓦奇归咎场地。
皇马多特3-2进世俱杯半决赛,姆巴佩破门燃全场
图片报:阿图尔的勒沃库森最后机会,看滕哈格
德媒:尼鲍姆转作家,新书《白宫出售》将上市
贡萨洛破门,姆巴佩神钩,皇马10人险胜
记者:勒希克续约谈判,贝西克塔斯追塔雷米
世俱杯:穆西亚拉伤腿,大巴黎皇马进四强
科瓦日转会,多方共赢,有望埃门主力。
斯基拉:萨索洛续约贝拉尔迪至2028年
记者:佛罗伦萨签皮奥利至28年,周二或周三官宣。
斯博洛尼亚欲签波贝加,先租后买共800万。
多特总监:丘卡加盟明智,热爱多特。
多特高层:表现不足,荣幸代表德甲世俱杯。